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708633305844797&id=100000944336615

 

關於王八蛋這三個字,我們應該要考究一下,究竟如何出現

 

的。根據許多不同稗官野史的看法,我們可以先從王八談

 

起。

 

 

王八,有人認為是烏龜,也有人認為是甲魚。但是,烏龜是

 

無辜的,為什麼要把烏龜與罵人相提並論呢?其實,就「王

 

八」兩個字而言,一開始不見得與烏龜有關,而是從史記開

 

始,才有這樣的說法。史記龜策傳裡,認為神龜有八種,第

 

八種叫做王龜。後人就把第八種烏龜,簡稱為王八,或者王

 

八烏龜。

 

 

然而,這也不能拿來罵人,因為畢竟是神龜的一種,怎麼說

 

也很神聖,不是嗎?原因就在於中國人喜歡諧音。所以有兩

 

種罵人的形容詞,跟烏龜沾上邊。

 

 

第一個形容詞,是無恥。因為中國古代強調人要有八種德

 

行,包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如果忘了

 

第八項德行,那就是無恥之人,稱之為忘八,所以罵人忘

 

八,大概就是說對方無恥。忘八與王八接近,所以逐漸混

 

淆,烏龜就此沾上了污名。

 

 

第二個形容詞,是賊王八。這個形容詞來自於歐陽修。根據

 

歐陽修在編撰新五代史的時候所查訪到的史料,五代十國的

 

時候,蜀國(大約在中國四川省)的軍閥叫做王建。因為王

 

建在家排名第八,年少時又做過很多偷竊、走私的壞事,所

 

以同鄉的人都稱呼他為賊王八。

 

 

那麼,為什麼罵人的時候要加蛋?不是只有泡麵要加蛋嗎?

 

第一種說法,又是來自於八種德行,如果八種都忘光,我們

 

可以罵這個人是忘八德。但是因為忘八德在發音上沒有這麼

 

抑揚頓挫,就像是台灣人在罵三字經時,必須聽起來有力,

 

德與蛋,聽起來類似,但是發音部分,還是「蛋」比較讚,

 

所以後人就逐漸把「蛋」拿來取代「德」,變成忘八蛋,而

 

又轉成王八蛋。

 

 

第二種說法就比較傷人。在中國的明清時期,一般民眾相

 

信,公烏龜沒有生殖能力,所以烏龜蛋是母烏龜與蛇所生。

 

後來就進一步衍生成,母烏龜外遇的孩子,就是王八蛋,也

 

就是雜種。

 

 

無論如何,即便真情流露,罵人雜種總是不理想的。說到真

 

情流露,我最欣賞的還是趙匡胤,在他當皇帝時,他睡覺的

 

寢室樑柱崩壞,負責人上奏,宣稱找到一棵古樹,立刻可以

 

砍下來作為樑柱使用。趙匡胤覺得太浪費,當下批示:「截

 

你爺頭、截你娘頭,別尋進來!」意思是說,截你爸個頭,

 

截你媽個頭,不要這麼浪費把古木帶進來!

 

 

盡量別罵髒話還是好的,而我們讓烏龜背了這麼多年的罵

 

名,也該平反他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ria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